星海共同体/星海帝国
星海帝国(Galactic Empire)是由原星海共同体改组而来的泛星系政权。
成立要求
当危机解除时,星海监管人可以选择归还权力或建立帝国。
选择前者则帝国不再担任星海监管人,选择后者则会将星海共同体改组为星海帝国。
格式塔意识也可以选择成立星海帝国。
在和平时期,星海监管人也可以在议案取消监管人任期限制通过后提议议案宣告星海帝国成立,若通过也会成立星海帝国。
帝国成立
在花费250影响力提出议案宣告星海帝国成立并通过后,当前的星海监管人将成为帝国核心,原星海共同体将被重组为星海帝国。
变化
星海监管人
选择成立星海帝国后,星海监管人将发生以下变化:
帝国名称改为帝国核心(Empire Core),帝国旗帜也会改变。
帝国核心思潮转变为威权主义,同时人口思潮也会向
威权主义剧烈变动。
政体转变为帝制。
获得国民理念星海霸业。
位于首都的首府建筑转化为帝国宫殿。
原星海共同体成员
原星海共同体成员国将解散或退出联邦(若有联邦成员不属于星海帝国),除此之外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帝国权力
帝国核心将被称为星海帝皇(Galactic Emperor),在星海帝国中拥有特别权力。
星海帝皇拥有的权力:
- 否决花费-50%
- 否决冷却-50%
- 紧急措施冷却-50%
星海帝国的统领国,即帝国核心,拥有以下权力:
参议院会议闭席
- 参议院的投票流程可以在时长经过一半以后提前结束。
冻结议案
- 冻结一项议案,持续时间48个月。
变更星系焦点
- 可以在不提议议案的情况下直接变更星系焦点。
成员国授予通行权
- 舰船可以自由进入任何成员国的领域。
不受成员国攻击
- 星海帝国的成员国不能对帝国核心发动侵略战争。
帝国权威
帝国权威代表了统领国对整个星海帝国的掌控程度。
每位被指派的特使每月都能提升这个数值0.10点,或降低-0.10点。这也会对统领国的评价产生影响。
如果低于50: 成员国能够通过一项谍报行动触发一场针对统领国的叛乱。
如果高于100: 整个帝国在面对外敌的防御战争中将同统领国并肩作战。
如果高于140: 可以发动大远征,强迫目标国家并入星海帝国。
如果高于180: 可以提议星海帝国治下的和平议案,禁止帝国属邦之间的战争。
帝国议会
帝国议会由原先的星海理事会重组而来,其职能与星海理事会相似。
帝国议会
决议 | 名称 | 效果 | 要求 |
---|---|---|---|
![]() 帝国议会 |
通过选举 | 帝国议会席位将由基于外交权重的常规选举产生 | 未采用通过选举方式 当前存在帝国议会 |
通过钦点 | 星海帝皇可以指定任何成员国进入帝国议会 | 未采用通过钦点方式 当前存在帝国议会 | |
通过适格试炼 | 其他成员国获得对当前议会成员的![]() |
未采用通过适格试炼方式 当前存在帝国议会 | |
废除帝国议会 | 解散帝国议会 | 当前存在帝国议会 | |
重设帝国议会 | 重新设立帝国议会 | 当前未存在帝国议会 | |
变更议会规模:4 | 将帝国议会的席位设为4个 | 当前议会规模为3 | |
变更议会规模:3 | 将帝国议会的席位设为3个 | 当前议会规模为2或4 | |
变更议会规模:2 | 将帝国议会的席位设为2个 | 当前议会规模为3或1 | |
变更议会规模:1 | 将帝国议会的席位设为1个 | 当前议会规模为2 |
帝国改革
决议 | 名称 | 效果 | 要求 |
---|---|---|---|
![]() 帝国改革 |
星海帝国治下的和平 | 禁止帝国成员之间任何形式的战争,即使是帝国核心也不行。除非是适格试炼 | 帝国权威达到180 |
对外关系
决议 | 名称 | 效果 | 要求 |
---|---|---|---|
![]() 对外关系 |
大远征 | 对非星海帝国成员的帝国发动大远征,强迫其加入星海帝国 | 帝国权威达到140 |
大远征甚至可以将失落帝国作为目标。
帝国机构
决议 | 名称 | 效果 | 要求 |
---|---|---|---|
![]() 帝国机构 |
帝国海军 | 建立帝国海军 每月合金-5% 帝国海军舰船合金花费-25% |
当前没有组建帝国海军 |
帝国海军扩编 | 每月合金-5% 帝国海军舰船合金花费-10% 帝国海军舰船容量+400 |
||
建立帝国军团 | 帝国核心可以建造数量有限的、精锐的文件:GFX army type imperial.png帝国军团陆军 | ||
帝国导航局 | 每月![]() 帝国成员国亚光速航速+15% |
||
解散帝国导航局 | 帝国导航局已取消 | 当前已启用帝国导航局 | |
星系贸易组织 | 贸易额+10% 人口消费品维护费+3% |
||
解散星系贸易组织 | 星系贸易组织已取消 | 当前已启用星系贸易组织 | |
帝国安全总局 | 帝国核心获得修正帝国安全总局,效果: 破译+2 加密+4 |
||
帝国特许经营权 | 被授予特许经营权的寰宇企业在帝国境内的星球上设立分部不再需要与星球所有国签订商业协定 允许该寰宇企业建造 ![]() |
对方必须是![]() 必须是星海帝国成员国 只能授予一个寰宇企业 | |
收回特许经营权 | 对方不能再建造![]() |
已经授予特许经营权 |
繁星之乱
繁星之乱是由某个对星海帝国不满的帝国掀起的泛星系大叛乱,目的在于颠覆星海帝国,恢复星海共同体。
当星海帝国的帝国权威降至50以下时,星海帝国的成员国就可以通过谍报系统中的帝国:煽动叛乱间谍行动来发起针对星海帝国统领国的叛乱。
- 若帝国权威在行动期间上升至80及以上时,该行动自动取消。
- 可以通过谍报系统中的帝国:削弱帝国权威间谍行动来大量降低帝国权威,以快速发动繁星之乱。
比如把皇帝陛下的雕像当烟花放
行动成功后,行动发起国自动脱离星海帝国。 若有一个以上的国家选择起义,则会成立联邦义军联盟。
- 联邦类型为星系联盟。
- 初始联邦等级为3级。
义军联盟的战争目标为颠覆帝国。
- 达成战争目标后将瓦解星海帝国,重建星海共同体。
叛乱发生后,若有一个以上的国家站在帝国核心这边,则会成立联邦帝制派。
- 联邦类型为帝制派(换名的霸权联盟)
- 联邦等级为1级(并且只有1级)
帝制派的战争目标为粉碎叛乱。
- 达成战争目标后将强制解散义军联盟,并强制其成员回归星海帝国。
随后双方开战,繁星之乱爆发。
义军联盟胜利
若义军联盟击败星海帝国,星海帝皇/女皇将被迫退位,星海共同体会被重建。
所有的帝制派成员都将获得修正前帝制派,外交权重-60%。
- 若为曾经的帝国核心,还会再获得一个修正前暴君,外交权重-80%。
- 这会导致曾经的统领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处于外交权重为0的尴尬地位。
帝制派胜利
若帝制派粉碎了义军联盟,繁星之乱就会被终结,星海帝国仍然屹立不倒。
义军联盟将被强制解散,所有的义军联盟成员都将获得修正前叛军,外交权重-60%。
同时,星海帝国的帝国权威立即+100。
陷入僵局
义军联盟与帝制派决定暂时和解,双方签订了和平条约,所有义军联盟的成员脱离星海帝国,恢复独立。
在这种情况下,义军联盟与帝制派一般都不会解散。
- 独立出去的义军联盟也不能自己再组建一个星海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