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

--请注意,随着2.6版的联邦DLC发布,本条目中相当大部分的内容需要修改、添加。--
外交(Diplomacy)是《群星》中帝国之间进行的和平交流。帝国之间彼此会有评价(好感度)和关系指数,受到外交活动、外交协议、思潮分歧及有威胁的行动等等因素影响。从某些角度讲,战争也是一种外交。
特使
特使(Envoys)是次要的领导人,游戏初始拥有一个特使,亲外思潮国家增加一名特使,极端亲外主义增加两名,游戏中有一个科研选项,建造大使馆,且只能在首都星球建造,可以用于增加特使数量。
特使可以分配到各种外交任务,一旦一名特使被指派到某项任务,该特使360天内就不能被再次分配。特使可被指派执行下列任务:
- 改善与另一个帝国的外交关系(至多 +200)并降低对外交行动的要求。(例如组建联邦在派遣特使之前需要关系至少达到 750,派遣特使将去除此限制)
- 降低与另一个帝国的外交关系(至多 -200)并降低对外交行动的要求。(例如宣布宿敌在派遣特使之前需要关系达到 关系恶劣 ,派遣特使将去除此限制)
- 在一个帝国建立间谍网(初始上限50,最高100),获取他们的情报。
- 指派至帝国所在联邦,联邦凝聚力每月提高 +1。
- 指派至星海共同体,外交权重增加 +10%。
星海共同体

星海共同体是一个覆盖全银河的、半管理性质的联合体,每个共同体成员都可以投票表决影响整个共同体中所有其他成员帝国的法律。任何与银河系社区成员建立联系的帝国都可以加入或离开。
外交支持
外交支持(Favors)可以通过贸易协议进行交易,也可以通过事件获得,外交支持的作用如下:
- 在星海共同体投票是否通过议程时,一个帝国可以使用外交支持和影响力要求一个帝国支持或反对该提案。
- 在星海共同体议案队列中,一个帝国支持某议案时可以使用外交支持和影响力要求一个帝国支持该提案。
- 每一点来自某个帝国的外交支持都将使该帝国对外交协议的接受度 +5。
一个帝国最多拥有 10 点来自另一个帝国的外交支持。
多个帝国可以要求同一目标帝国的外交支持。
泛星系贸易市场
银河市场(Galactic market)在通过星海共同体建立泛星系银河市场的星系焦点事项后成立。
一旦议案通过,国家事件:泛星系贸易市场的诞生将会触发。五年内,符合条件的帝国可以通过行星决议泛星系贸易市场中心提名或
增强提名投标,来增加获选市场领袖的权重。提名一个行星会随机获得一个市场竞争力评分,具体概率如下表所示。五年后,将根据每个帝国的权重,随机选择一个帝国作为银河市场的市场领袖。
市场竞争力评分和抽选权重的关系如下:
市场竞争力评分 | 条件(得到该评分的概率) | 权重 |
---|---|---|
无 | 未提名,所有符合条件的帝国 | 1 |
弱 | ![]() ![]() |
11 |
中 | ![]() ![]() |
21 |
强 | ![]() ![]() ![]() |
31 |
极强 | 强市场竞争力评分加1次![]() |
41 |
中市场竞争力评分加2次![]() | ||
完美 | 强市场竞争力评分加2次![]() |
51 |
如果胜出的帝国没有提名任何行星,随机一个行星将被选中作为银河市场的所在地。如果胜出的帝国提名了一个行星,该行星获选的权重为9999,其他行星权重为1。
除部分例外,所有已经发现银河市场的帝国都可以进入银河市场并进行贸易,银河市场领袖则可以减少市场中介费。银河市场的供需关系影响着每一个帝国的资源价格,而庞大的贸易额会影响依赖进出口的帝国的经济。起初,易爆微粒
异星天然气
稀有水晶
活体金属
泽珞
暗物质这些稀有资源无法进行贸易,直到至少一个帝国拥有这些稀有资源的库存。
种族洁癖
噬杀蜂群
噬岩者
铁心灭绝者等灭绝政体无法进入银河市场。
如果银河市场所在星系被一个种族洁癖
噬杀蜂群
噬岩者
铁心灭绝者等灭绝政体帝国征服,银河市场将会转移到最近的帝国。
如果当前银河市场领袖退出了星海共同体,银河市场提名事件会再次触发。
奴隶市场
银河市场一旦成立,所有可以进入银河市场的帝国都可以进入奴隶市场。只有被奴役的有机人口才能在奴隶市场上出售,基本价格为500能量币,受物种特性提高或降低。
将奴隶制设置为“非法”的帝国将解放在奴隶市场上购买的所有人口,但购买价格将翻倍。
如果有某帝国的创始种族被出售,该帝国将收到通知。
可以通过星海共同体议案“废除有机奴隶贸易”来关闭奴隶市场。
市场中介费
国内市场和银河市场上的所有购买和出售都需要缴纳市场中介费。市场中介费初始为30%,无法低于5%。可以通过以下修正降低市场中介费:
评价

评价(opinion)又称“好感度”,是衡量帝国之间相互关系的指标。
信任、威胁和距离
信任(Trust)是衡量帝国之间长期关系的一项指标,并直接影响彼此的好感度。
通过维持任何形式的持久性条约(互不侵犯条约、贸易协议等),可以缓慢地获得信任。双方之间最有价值的条约限制了可获得的最大信任值。
- 没有任何外交条约时,信任值最大为50;缔结互不侵犯条约时,信任值最大为75;缔结防御协议或处于同一联邦时,信任度最大为100。
- 当完成全部外交传统分支后奖励 +50 信任上限。
- 如果没有新的收入,信任就会下降。
威胁是通过征服星系、恒星基地和行星以及使用巨像武器获得的。它被视为一种积极扩张的形式。威胁的增量取决于AI帝国的个性和距离,若签署有互不侵犯条约及以上的条约,威胁的增量减少一半。“共同威胁”将被视为签订防御协定的正面因子。
距离对外交/贸易有负面影响,因为在超空间跳跃中距离越远的帝国,就越被视为无关紧要。如果两个帝国控制的星系之间有直接的超空间连线或虫洞连线,他们将被视为邻居,不受距离惩罚,但每一个相邻的星系都会产生边境摩擦。
外交行为
在《群星》中,每一项外交行为都有10年的持续期,执行10年后才能再次选择。其中标记为"会自动接受"的行为是单方面生效的,无需等候对方答复。不过通常一方执行后不久另一方也会执行相同的行为,比如关闭边境;其他的行为则必须由双方一致同意才可执行,如进行贸易。
要注意,宣战是级别非常高的外交行为,在复杂的星际外交关系中,许多已签订的条约(尤其需要注意共同防御协定和互不侵犯条约)都会因宣战而失效。例如:
- 甲文明与乙文明签有互不侵犯条约、与丙文明签有共同防御协定,那么当乙文明向丙文明宣战时,甲文明会遵守同丙文明的共同防御协定而无视跟乙文明之间的互不侵犯条约,乙文明等同于同时向甲、丙两文明宣战。
- 甲文明与乙文明、丙文明分别签有共同防御协定,那么当乙文明向丙文明宣战时,甲文明会遵守同丙文明之间的共同防御协定而无视跟乙文明之间的共同防御协定,乙文明等同于同时向甲、丙两文明宣战。
- 新DLC巨型企业增加了新的外交行为:签订贸易协定。这将在提升信任值的同时为参与的双方提供能源点和消费品的收入。
外交行为 | 前提 | 其他要求 | 描述文字 |
---|
态度
每个帝国对另一个帝国的态度由其AI人格、之前的外交行为和互相之间的力量对比(军事、科技水平等)所综合决定的结果。
修改态度控制台指令 force_attitude @ key